战斗阵容的搭配需要根据战场类型和敌方部队构成灵活调整。防御战推荐以坦克、炮兵和歼击车为核心,利用坦克吸收伤害,炮兵提供远程火力支援,歼击车则针对敌方装甲单位进行精准打击。攻城战则需要加入攻城车和步兵,攻城车负责拆除敌方建筑,步兵用于占领据点或清理敌方轻型单位。遭遇战则强调机动性,坦克、炮兵和步兵的组合能快速应对突发战斗,同时保留歼击车以应对敌方装甲突袭。
步兵作为基础兵种,在前期占据重要地位,尤其适合占领建筑或消耗敌方反坦克单位。摩托化步兵虽然防御较低,但机动性高,可快速突袭敌方后排炮兵或轻型单位。后期步兵的作用有所下降,但仍需保留少量部队用于占领任务。炮兵在中前期是核心输出单位,反坦克炮和榴弹炮对装甲和建筑有显著伤害,但移动缓慢且防御薄弱,需依靠坦克或侦察单位提供视野和保护。
侦察车在前期承担开视野、骚扰敌方建筑和步兵的任务,但不宜作为主力战斗单位。装甲车同样应以提供视野为主,而非直接参与正面战斗。攻城车的定位非常明确,仅针对敌方建筑,尤其是炮塔,需将其部署在安全距离以避免被敌方火力锁定。炮车是炮兵的进阶替代品,兼具机动性和火力,喀秋莎和龙卷风在后期对抗车辆单位时表现尤为突出。
重型坦克是后期阵容的核心,承担前排抗伤和突破防线的职责,搭配自行火炮可形成稳定的火力网。防空部队和战斗机需常驻主城,防止敌方空军突袭。资源区的合理升级与防御工事的布置同样重要,确保后方稳定才能支撑前线作战。最终的阵容搭配需根据实战反馈不断优化,没有固定模板,只有适应战局的灵活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